报道/摄影:蔡秋怡 《星洲日报·大霹雳》,2021年12月9日
木刻,指在木板或是木条上刻上图画或是字眼,以现代木刻来说,作者会使用不同类型的刀具,根据自身的创意或临摹他人的作品,在木板上进行刻制,将不要的部分刻去,并凸出想要呈现的部分,所刻制出来的作品可上色,让作品别具独特的艺术效果。
不过,在木板上进行创作是一项极需耐心的手工活动,通常在制作一幅木刻作品时起码会耗上一小时,且因需要用到各种刀具,在创作的同时亦需看顾好自己的双手,避免在凿木的当儿伤及手部。
◎手上伤疤“刻骨铭心”经验
现为幼教老师的李咏诗(25岁)自大学时期便由老师带着入门木刻艺术,手上也有着刚开始进行木刻时留下的伤疤,笑言当时自己还是新手,在凿木的过程中不慎伤及手掌,锋利的刀具造成伤口极深,顿时血流如注,是个“刻骨铭心”的经验。
“犹然记得在大学入学之际,大学讲师在迎新会上让我们填写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擅长的手作,当时只认为这是迎新会的活动,不想原来这名大学讲师是中华文化爱好者,并通过这些问卷了解新生的爱好与擅长之处,向我们介绍中华文化传统艺术,当时我想着木刻是个有趣的艺术,便尝试加入学习,至今接触木刻已快6年了。”
她回忆道,自己首个作品便是在木板上刻一个“祥”字,磕磕碰碰下耗时2星期才把字体给刻出来,首次操作还把手给凿伤了,因此印象深刻。
首次木刻比较不熟悉,受伤是很平常的事,刚好当时所使用的木板是橡木,质地较硬,即是上色了也可清晰地看见里头的凹痕有些粗糙,后来我再使用木质较软的白蜡木挑战刻个“囍”字,当时也耗时一个星期才完成。
◎白蜡木刻字,雨木刻画
李咏诗指出,木刻所使用的木板大多为白蜡木、雨木、橡木和松木等,若想要刻字,那么质地较软的白蜡木比较合适,在处理笔画方面也容易;若想要刻画,那么质地重且硬的雨木较为合适,容易刻制出画作中的细节,而且木板也不容易断开或碎裂。
“刻字方面,电脑打印出来的字体自然比较容易刻制,但我个人更喜欢带有韵味的书法字,在刻制之前需要使用宣纸将书法复写在木板上,这种手法称为透稿,而书法一般会有飞白部分,所以在处理时也很耗时,有时候需要1至2小时才完成透稿动作。”
她笑言,木刻艺术需要极大的耐心,即是有时候自认耐心不错,但毕竟不是全职的木刻行家,在制作良久后,自己需要将未完成的作品放置在一旁,待2至3日“回血”后才能够继续,避免太累细节反而处理不好,作品也不精致。
“刻字分阴刻与阳刻,在木刻中凹陷下去的为阴刻,而凸出来的为阳刻,还有一种刻法称为阴包阳刻,就是字的表面会凸出,而字的边缘会凹陷进去,看起来会有个明显的轮廓;至于刻画方面,分成浮雕、透雕和雕塑,其中透雕较为特别,会在浮雕的基础上出现镂空的部分。”
李咏诗说,一般在刻画时她会使用浮雕的方式,透雕则较少尝试,自己在木厂实习期间还尝试了明星肖像雕刻,首次便尝试雕刻中国歌手薛之谦的肖像,后来也雕刻了周杰伦,两份肖像都送给了喜欢这两位歌手的友人。
◎雕刻光亮肖像珍藏
“有次我与友人一同雕刻了4份光良的肖像,木厂老板还为我们拿到光良的亲笔签名,其中一个送给了光良本人,老板自己也留下一份,两外2份便留给了我们,这一份肖像雕刻便是我的珍藏,即是有人愿意花钱买下,我也不舍得卖出。”
她表示,木刻使用的刀具分为凿刀、修光刀和刻刀,其中凿刀需配合锤子一同使用,将外形凿出来,而修光刀则是用以修理细节,而刻刀则可用以制作小型的木刻作品。
“木刻完成后也可根据自身的创意上色,我们使用的颜料是亚克力颜料(丙烯颜料),这种颜料防水,颜色也比较持久,还可保护木板,即是使用的木板一般已经烤干还做了防腐处理,但平日里也需要好好保养,若长期日晒雨淋,木刻上的颜料也很容易掉落。”(完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欢迎追踪和按赞“卧龙居”脸书专页,发掘更多金宝DNA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KamparGoldenDragonHomestay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